盲人就业只能从事?其实还有很多有趣的新职业
盲人就业只能从事?其实还有很多有趣的新职业在12月3日“国际残疾人日”到来之际,商报特就盲人如何继承好传统职业、开拓好新的职业专访了盲人艺术工作者———董鲁达。希望让更多人知道,盲人就业,不只有这一条路。
不同于在业辛苦度日的盲人兄弟,董鲁达的生活十分丰富,甚至比明眼人还要忙。他凭借出色的播音学功底,成为浙江省残疾人艺术团的演员;他拥有钢琴调律高级职称,常上门为家庭钢琴调音;他热衷公益,热心为盲友提供各种咨询与帮助,是盲友们信赖的伙伴。
这几年,他致力于盲人新职业的探索,为视障者如何打破传统职业而四处奔走,建言献策,取得了显著的成效。他是浙江省第一位登上央视的盲人,其论文《盲人新旧职业如何继承开拓》发表在中国残疾人杂志2015年第10期,其事迹更为县、市、省及中央媒体报道。
据董鲁达了解,全国约有8300万盲人,其中95%从事着工作。盲人做确实有他们的优势,因为他们有很强的触觉系统。
董鲁达每到一个城市讲学或演出,都会请当地的盲人兄弟为他推拿。交谈的过程中,他常听到盲友抱怨,说这几年经济不景气,竞争压力大,生意不好做。分析下来,他觉得其中也不乏盲友自己的原因leyu乐鱼。推拿是一门高端的学科,是治疗与保健、技术与学术的融合体,而不仅仅是一门手艺。
他并不觉得盲人不适合从事工作,而是说,盲人业在软件和硬件上都应得到提升。董鲁达提出了“四个到”:服务行业,给顾客的第一印象很重要的,他希望盲友们能够做到环境整洁、着装统一、举止得体,是为“看到”;当顾客来找盲人推拿时,如能听到技师不俗的谈吐、精湛的理论,那将是一次愉快的体验,是为“听到”;一家店,必须使空气自然流通,让顾客闻到清新宜人的空气,是为“闻到”;技术仍然是重要的,让顾客感受到技师们柔中带刚的手法,那将无可指责,是为“感到”。只有当盲友提升了文化素养、专业技能,才能使盲人业规范化、甚至连锁化,才有可能改变这个行业在大众心目中的印象。
董鲁达先天失明,很小的时候,他就知道,因视障的缘故,就业渠道必然会比明眼人狭窄,只有在所学的专业领域不输于健全人,才有生存的机会。
作为一名视障者,董鲁达切身体会到盲人就业的不易。职业的单一性,使很多视障者的潜能不能尽数发挥,几乎所有的盲人都在渴望打破传统职业限制。现在的状况是,不管你失明前如何风光,如何身居要职,失明后还是得从事工作。我身边还有一些盲人从小就接受音乐教育,大学里学的也是音乐专业,最后也因求职无门不得不从事了工作,“这种怀才不遇的痛苦是明眼人无法体会的”。
有一次在美国演出时,董鲁达问一个华裔盲人:美国盲人从事什么职业?却得到反问:“我们盲人什么职业不能做?”当然国情不同,职业要求不同,董鲁达暂时没有办法像华裔盲人一样说出同样的话,但他从实际经历出发,愿为盲友提供一些可行的计划。
首先是钢琴调律师。有些人对钢琴的养护意识不强,本应半年调一次的钢琴,却拖了20年,更有终身不调者。盲人调钢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,他们虽然看不见,但在听觉、触觉等感官上特别灵敏。董鲁达拥有钢琴调律高级职称,他曾上门80余次,为有钢琴的家庭调音。在他看来,客户的主要顾虑还是对盲人在仪容仪表和专业度上的怀疑,他的经验是,“当我衣着整齐,手持白手杖,恭敬地递上名片和简介时,人家还是会让我试一试的。”
董鲁达还是一个优秀的语言艺术工作者,在宁波大型诗歌朗诵会上经常能看到他的身影。多数盲人有着良好的声音,因为他们童年时就与收音机结缘,电波中主持人暖人的声音、规范的话语不但是盲友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,更成了他们的学仿范本。随着我国无障碍科技的跟进,盲人确实能独立完成采编播于一体的幕后播配工作。
比如黑暗导赏职业。这是一个从德国引进的项目,它是让健全人以团队为单位,在盲人的引领下“进行黑暗体验”,国内多个大城市如北京、上海、杭州都有这样的体验场所。科学研究表明,在快节奏的社会中疲于奔命,压力巨大无人倾诉的时候,体验黑暗能使人的心志变得更加成熟,更加坚忍。在同等环境中,盲人的全程引领让明眼的你明白,没有绝对的强者也没有绝对的弱者,带给人“强弱互换”的理念。
还有住房噪音检测师。盲人的耳朵是最灵敏的,有很多的地产公司都在开展噪音检测工作,一套住宅的隔音效果好坏直接决定了居民的居住水准。
此外,董鲁达还提及了“高端卖艺”。提到盲人卖艺,最具代表性的要属阿炳了,一曲《二泉映月》传遍了地球的每一个角落。在人们的印象中,卖艺者多半是衣衫褴褛、形容枯槁,但董鲁达却提出一种全新理念,“当那些怀才不遇的器乐演奏者,背着高档乐器,穿着燕尾服,面前摆放着奉献箱,这不像是在卖艺,倒像是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开音乐会”。他在国外见过太多这样的艺人,这些人具有较高的演艺水准,社会对他们的定位也不是乞讨,而是街头艺术家,路人捐款纯属自愿。
董鲁达把这样的理念告诉一位二胡专业毕业的盲友,对方原想进北京的某残疾人艺术团,后因种种原因没能实现。听取董鲁达的意见后,这个盲友穿着正装出现在上海街头时,围观的群众纷纷点赞,都被他不俗的气场和高超的演奏水平折服,捐款少则几百元多则上千元,“因为看他的气场也不是想要几毛钱的人”。
“盲人新旧职业的继承、开拓,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。”董鲁达希望,社会各界对盲人的帮助不应只停留在盲道占用、讲讲电影、带导盲犬的层面上。这些不能解决盲人的生计问题,更无法使盲人脱贫致富,所谓“赠人千万,不如授人艺业”。
他希望盲福企业能够重新兴办。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,盲人们曾有自己的福利工厂,他们干着力所能及的活,享受正常工人的社保待遇,表现好的还可以升职为车间主任、副厂长等。而到了上世纪十年代,这些企业大量关停了。“希望有能力的社会人士能够帮助盲福企业重新兴办,让盲人有更多元化的职业选择”。
他希望政府和盲人都能加大教育投入,通过盲校、盲培训点、送师上门等一系列举措提升盲人的文化技能。
他还希望盲人新职业研究会尽早成立。多年对盲人职业的研究让董鲁达深觉心有余而力不足,他希望能吸引更多社会有义善之举的人士加入,共同培育、研究符合当下国情的盲人新职业。
在12月3日“国际残疾人日”到来之际,商报特就盲人如何继承好传统职业、开拓好新的职业专访了盲人艺术工作者———董鲁达。希望让更多人知道,盲人就业,不只有这一条路。
不同于在业辛苦度日的盲人兄弟,董鲁达的生活十分丰富,甚至比明眼人还要忙。他凭借出色的播音学功底,成为浙江省残疾人艺术团的演员;他拥有钢琴调律高级职称,常上门为家庭钢琴调音;他热衷公益,热心为盲友提供各种咨询与帮助,是盲友们信赖的伙伴。
这几年,他致力于盲人新职业的探索,为视障者如何打破传统职业而四处奔走,建言献策,取得了显著的成效。他是浙江省第一位登上央视的盲人,其论文《盲人新旧职业如何继承开拓》发表在中国残疾人杂志2015年第10期,其事迹更为县、市、省及中央媒体报道。
据董鲁达了解,全国约有8300万盲人,其中95%从事着工作。盲人做确实有他们的优势,因为他们有很强的触觉系统。
董鲁达每到一个城市讲学或演出,都会请当地的盲人兄弟为他推拿。交谈的过程中,他常听到盲友抱怨,说这几年经济不景气,竞争压力大,生意不好做。分析下来,他觉得其中也不乏盲友自己的原因。推拿是一门高端的学科,是治疗与保健、技术与学术的融合体,而不仅仅是一门手艺。
他并不觉得盲人不适合从事工作,而是说,盲人业在软件和硬件上都应得到提升。董鲁达提出了“四个到”:服务行业,给顾客的第一印象很重要的,他希望盲友们能够做到环境整洁、着装统一、举止得体,是为“看到”;当顾客来找盲人推拿时,如能听到技师不俗的谈吐、精湛的理论,那将是一次愉快的体验,是为“听到”;一家店,必须使空气自然流通,让顾客闻到清新宜人的空气,是为“闻到”;技术仍然是重要的,让顾客感受到技师们柔中带刚的手法,那将无可指责,是为“感到”。只有当盲友提升了文化素养、专业技能,才能使盲人业规范化、甚至连锁化,才有可能改变这个行业在大众心目中的印象。
董鲁达先天失明,很小的时候,他就知道,因视障的缘故,就业渠道必然会比明眼人狭窄,只有在所学的专业领域不输于健全人,才有生存的机会。
作为一名视障者,董鲁达切身体会到盲人就业的不易。职业的单一性,使很多视障者的潜能不能尽数发挥,几乎所有的盲人都在渴望打破传统职业限制。现在的状况是,不管你失明前如何风光,如何身居要职,失明后还是得从事工作。我身边还有一些盲人从小就接受音乐教育,大学里学的也是音乐专业,最后也因求职无门不得不从事了工作,“这种怀才不遇的痛苦是明眼人无法体会的”。
有一次在美国演出时,董鲁达问一个华裔盲人:美国盲人从事什么职业?却得到反问:“我们盲人什么职业不能做?”当然国情不同,职业要求不同,董鲁达暂时没有办法像华裔盲人一样说出同样的话,但他从实际经历出发,愿为盲友提供一些可行的计划。
首先是钢琴调律师。有些人对钢琴的养护意识不强,本应半年调一次的钢琴,却拖了20年,更有终身不调者。盲人调钢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,他们虽然看不见,但在听觉、触觉等感官上特别灵敏。董鲁达拥有钢琴调律高级职称,他曾上门80余次,为有钢琴的家庭调音。在他看来,客户的主要顾虑还是对盲人在仪容仪表和专业度上的怀疑,他的经验是,“当我衣着整齐,手持白手杖,恭敬地递上名片和简介时,人家还是会让我试一试的。”
董鲁达还是一个优秀的语言艺术工作者,在宁波大型诗歌朗诵会上经常能看到他的身影。多数盲人有着良好的声音,因为他们童年时就与收音机结缘,电波中主持人暖人的声音、规范的话语不但是盲友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,更成了他们的学仿范本。随着我国无障碍科技的跟进,盲人确实能独立完成采编播于一体的幕后播配工作。
比如黑暗导赏职业。这是一个从德国引进的项目,它是让健全人以团队为单位,在盲人的引领下“进行黑暗体验”,国内多个大城市如北京、上海、杭州都有这样的体验场所。科学研究表明,在快节奏的社会中疲于奔命,压力巨大无人倾诉的时候,体验黑暗能使人的心志变得更加成熟,更加坚忍。在同等环境中,盲人的全程引领让明眼的你明白,没有绝对的强者也没有绝对的弱者,带给人“强弱互换”的理念。
还有住房噪音检测师。盲人的耳朵是最灵敏的,有很多的地产公司都在开展噪音检测工作,一套住宅的隔音效果好坏直接决定了居民的居住水准。
此外,董鲁达还提及了“高端卖艺”。提到盲人卖艺,最具代表性的要属阿炳了,一曲《二泉映月》传遍了地球的每一个角落。在人们的印象中,卖艺者多半是衣衫褴褛、形容枯槁,但董鲁达却提出一种全新理念,“当那些怀才不遇的器乐演奏者,背着高档乐器,穿着燕尾服,面前摆放着奉献箱,这不像是在卖艺,倒像是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开音乐会”。他在国外见过太多这样的艺人,这些人具有较高的演艺水准,社会对他们的定位也不是乞讨,而是街头艺术家,路人捐款纯属自愿。
董鲁达把这样的理念告诉一位二胡专业毕业的盲友,对方原想进北京的某残疾人艺术团,后因种种原因没能实现。听取董鲁达的意见后,这个盲友穿着正装出现在上海街头时,围观的群众纷纷点赞,都被他不俗的气场和高超的演奏水平折服,捐款少则几百元多则上千元,“因为看他的气场也不是想要几毛钱的人”。
“盲人新旧职业的继承、开拓,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。”董鲁达希望,社会各界对盲人的帮助不应只停留在盲道占用、讲讲电影、带导盲犬的层面上。这些不能解决盲人的生计问题,更无法使盲人脱贫致富,所谓“赠人千万,不如授人艺业”。
他希望盲福企业能够重新兴办。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,盲人们曾有自己的福利工厂,他们干着力所能及的活,享受正常工人的社保待遇,表现好的还可以升职为车间主任、副厂长等。而到了上世纪十年代,这些企业大量关停了。“希望有能力的社会人士能够帮助盲福企业重新兴办,让盲人有更多元化的职业选择”。
他希望政府和盲人都能加大教育投入,通过盲校、盲培训点、送师上门等一系列举措提升盲人的文化技能。
他还希望盲人新职业研究会尽早成立。多年对盲人职业的研究让董鲁达深觉心有余而力不足,他希望能吸引更多社会有义善之举的人士加入,共同培育、研究符合当下国情的盲人新职业。